宁夏企业技术需求
时间:2021-09-07 作者: 访问量:
技术需求1:多孔钽金属在骨科内植入中应用前景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需求内容:
项目背景:因急性创伤、先天性畸形、良性和恶性肿瘤、骨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原因所导致的大段骨缺损,需要进行手术修复。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为自体骨或异体骨骨移植术,但是存在以下两个缺点:1.自体骨存在骨量有限,手术时间延长、病人痛苦及出血量的增加、供区相关并发症的风险;2.异体骨存在来源困难、排异反应、感染风险等缺点。因此,寻找和研制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近些年来一直是医学及生物材料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在研究中的多种材料,包括硫酸钙/磷酸钙支架、蚕丝蛋白支架、聚乳酸支架等,因为支撑性能、成骨性能等缺点,尚无法进一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力学性能良好、成骨活性优秀的支架材料,是大段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目标:钽金属因为其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较理想的骨科植入金属材料。结合目前的3D打印技术,可以设计和制造患者个体化的钽金属支架。基于3D打印和有限分析技术,可以设计出适合患者局部生物力学状态的钽金属支架,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出现应力遮挡,有助于刺激骨长入,起到骨传导的作用;同时在支架上复合骨形成蛋白,起到骨诱导的作用。金属钽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广泛。我国自主研发钽金属材料正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钽金属复合骨形成蛋白支架具有力学性能良好、成骨活性优秀的特点,可以为解决大段骨缺损修复的难题提供一个新的临床解决方案。
产学研合作要求:关键问题或技术:
1.以骨科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医院与高校,与研究院所、合作研发和技术共享,形成多学科交叉团队,开拓发展医疗用钽钽产品。
2.医用钽学术交流与产业化。
3.医用钽临床试验与示范应用。
4.医用钽工程技术研发。
5.原材料加工:钽关节假体、钽骨填钽骨填充假体、钽脊椎植入器械钽钉板系统。
技术需求2:HPV妇科凝胶研制
需求内容:
项目背景: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低于乳腺癌,位居全球女癌症死亡率中第二位。研究表明,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所致。国际癌症研究署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估计有近 57 万女性新患子宫颈癌,31 万余女性死于子宫颈癌。其中,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近 11 万人,死亡病例近 5 万人。子宫颈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主要技术:核心技术一HPV52/16/58/33/18 型 L1、E6 和 E7(15 个)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表达及纯化。核心技术二利用制备的 HPV 病毒多价抗原,配以新型特殊的佐剂,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产蛋鸡群进行多次免疫。核心技术三抗体达到要求,制定合理的抗体制备与纯化工艺路线,制备的抗体达到 90%以上,冻干保存。核心技术四根据妇女阴道生理环境,利用卡波姆等生物材料,筛选优化合理的配方制备成多价 HPV 卵黄抗体生物蛋白水性凝胶。
条件:需要广东医科大学徐广贤教授及其团队进行研发工作。
研发成本:
1. HPV52/16/58/33/18 型 L1、E6 和 E7(15 个)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蛋白表达及纯化。(200 万)2. 利用制备的 HPV 病毒多价抗原,配以新型特殊的佐剂,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产蛋鸡群进行多次免疫,制备卵黄抗体,研制出卵黄抗体分离、纯化的工艺流程。(70 万)3. HPV 水溶性凝胶配方及配制工艺标准规程及水溶性凝胶样品的制备。(30 万)
产品成本:预计产成品成本15元每支。
项目目标:
1. 成功构建 HPV52/16/58/33/18 L1、E6 和 E7 蛋白,共 15 个蛋白表达载体。
并优化出蛋白表达、纯化和鉴定的工艺路线。
2. 制定出 15 价蛋白配制疫苗的工艺配方与路线。
3. 制定出合理免疫程序、抗体检测、提取、纯化工艺路线。
4. 研制出 HPV 卵黄抗体凝胶配制配方与制备工艺。
5. 研制出抗 HPV 多价卵黄抗体凝胶。
产学研要求:关键问题或技术:
本产品包含 HPV52/16/58/33/18 五个高危型、15 个靶蛋白卵黄抗体,涵盖了中国目前 97%临床流行的 HPV,可有效治疗或辅助降低病毒感染。
2.本产品含有针对 HPV 致癌基因 E6、E7 两个靶点的卵黄抗体,机体感染HPV 后,使用本产品改善和预防子宫颈癌上皮内瘤变(CIN1 、CIN2 和 CIN3),预防子宫颈向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3.本产品制备的抗原采用 HPV 疫苗生产的 VLP 颗粒技术,制备的 HPV L1蛋白抗原,可形成假病毒颗粒,用于制备的卵黄抗体,具备天然构像,更能很好的捕获、中和 HPV 病毒,阻止病毒进一步感染机体。
希望能与广东医科大学徐广贤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合作。
需求3:温敏形状记忆材料---三维可重塑板
需求内容:
项目背景:传统的医用骨科外固定材料主要是石膏绷带及高分子绷带,此类材料都有相应用处,但每种材料也都有自身缺陷。石膏材料价格便宜,原料较多,但是石膏的密度较大,没有透气性,质量重,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较差,操作过程复杂耗时,且石膏的脆性高,使用时易发生断裂,不具有透X光性,不方便患者后续康复检查。高分子绷带虽然可塑性好,密度较小,使用时的舒适度较石膏有所提升,但是透气性较差,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泡水后使用,患者使用时体感表现不好,且拆卸时需要使用拆除工具,拆除过程繁杂存在较大危险。所以,研发出操作简便、性能好、舒适度高的医用外固定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目标:本项目主要从传统骨科外固定材料的应用痛点入手,解决石膏绷带以及传统高分子材料的重量,透气性等问题,从材料与工艺两个方面来改进,实现一种坚硬的3D蜂窝结构并拥有形状记忆的材料。
技术路径:三维可重塑材料可由聚醚、聚酯、聚酰胺、聚氨酯、聚硫橡胶、聚醇的一种或多种成群无规共聚物或嵌段共聚物或两者的混合物所构成,此项目拟解决的问题为将该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加工成3D结构,因材料的特殊性,在不破坏或改变材料的性质条件下成型困难;拟采用的方法为通过物理办法改变材料的状态并且不破坏材料的性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尝试材料的成型方法,利用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使用不同的物理办法来逐渐改变材料的状态,并在每一个目标状态下进行监测与记录;同时根据材料的不同状态,设计针对不同状态下的成型工艺,并逐一尝试,测试各成型工艺在不改变材料性质的前提下,能否达到初步的成型要求,根据成型效果确定使用的物理方法以及工艺路线,逐步推进工艺设计及生产线的开发,最终实现该聚合物的3D成型问题。此项目我司在2020年6月成立了专职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有立体的知识结构、学术专长及献身精神,在领域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院校合作、专家支持获取专业的文献资料等等来为我司提供学术的支持,并为此项目的研究方法提供了专业的实验室、实验设备、仪器以及检测设备,对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优化设计,实行重点突破,研究团队合理分工、明确任务、把握进度保证高效的在限期内完成研发任务。
产学研要求:关键问题或技术:希望在3D板材成型的加工工艺进一步提升,从成品效果、设备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等角度开展研究,在工艺设计,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内寻找合作。
如有兴趣,请联系技术转移中心:022-60438356 曹冠龙